Jochem Rotteveel
胶带凝聚的抽象绘画
什么是绘画?什么又是艺术?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只有艺术家。
在艺术家看来,不是材料选择你,而是你如何利用材料。 来自荷兰鹿特丹的艺术家Jochem Rotteveel, 发现了色彩胶带 这种日常的、廉价的材料中,所蕴藏的复杂的、稍瞬即逝的混合美感。Rotteveel研究材料, 色彩,以及创作的边界,用色彩胶带,创作出令人兴奋的艺术作品。
要如何来界定Rotteveel 的作品呢?抽象绘画?观念作品?
在Rotteveel的作品中,你能想到很多:巴勃罗·毕加索(Pablo Ruiz Picasso)的立体拼贴作品,马克·罗斯科 (Marks Rothko)的大色域抽象绘画,安东尼·塔皮埃斯 (Antoni Tàpies)的非定型艺术创作,巴尼特·纽曼 (Barnett Newman)抽象表现作品,德国艺术家伊米·克诺贝尔(Imi Knoebel)的极简主义与抽象画作。甚至是让-米切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 )的涂鸦作品。
Rotteveel用一种全新视角来审视材料与作品之间的联系。在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的风格变化:从早期的街头式的涂鸦风格,逐步转向纯粹的抽象创作。在他的这些满是皱褶的作品中,你能感受到抽象艺术作品所呈现出的诗意及浪漫。在这一刹那,它击中了你。
佐藤修悦 デザインあ Shuetsu Sato
用胶带创作的文字诗歌
佐藤修悦(Shuetsu Sato)到东京生活已经有几十年了。起先他在银行工作,之后在报社“写”过报纸(很早以前日本的报纸是先有手写然后照像制版印刷的)。后来他换到地铁新宿站做安保工作。因为东京地铁线路的复杂程度,初到此地的人往往会手足无措。
佐藤修悦想用一种更为简洁有效的方法,帮助人们来分辨那些复杂的路口。于是佐藤尝试,用胶带和美工刀,来书写路线指引。他的初衷源自于他内心的实用主义 —– 材料简便,技能自备。
他的初次尝试很受欢迎,于是车站的领导鼓励他继续下去。当他第一次用胶带做完一个指向月台的标识时,他没有意识到,他从此开创了一个属于他的胶带字体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佐藤形成了自己的胶带字体风格。慢慢地关注他的人多了起来,有人专门跑到他上班的地方来看他的字体。甚至有人整理搜集起来,给字体命名“修悦体”。后来佐藤出版了一本书《ガムテープで文字を書こう》,书里详细介绍了他的“修悦体”。
第一次做的指引标识看起来很有效,报社的字体手工排版经历,让他在字体设计时游刃有余。标识的刻字工作主要用胶带和美工刀完成,在今天这个数字时代,佐藤的字体彰显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正是这种“手工制作”的乐趣,让地铁的导示温暖有加。同时,因为材料及区域的限制,佐藤修悦的字体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美感。字体虽基于网格展开,间架结构设计却不落窠臼,初看时,你会大吃一惊“啊,原来这个汉字可以这么表达”。因为对于平面设计师来说 ,好的中文字体的设计是非常困难的。
平面设计师这个称号其实并没有得到真正的认同。大部分时间来说,某些职业工作者看起来更像是电脑绘图员,而不是设计师。只是当每个人都这么称谓的时候,你会难以明白其中的区别所在。
但是在佐藤修悦的作品中,却只有惊喜:你完全忘了审视字体结构,因为,带给你的除了惊喜,就是惊喜,能让你一直看下去。
2007年佐藤修悦还举办了他的地铁胶带字体——修悦体作品展,真可惜没有被引进到国内。
在笔者看来,佐藤修悦的字体设计是有生命力的。他可以基于不同的场地而进行灵活的设计。在佐藤给东京成田机场的路线指引中可以看到,不同的线路贯穿延伸,穿插风格多样的字体,方向线做为其中的平衡线,整体看来,像是用胶带和美工刀谱写的字体诗歌。而佐藤,就像是一个胶带字体艺术家,享受创作即可视的过程,同时也给行旅匆匆的路人,带来一种久违的温暖感。
可能也正因为场地、时间及材料等条件的限制,才激发了佐藤修悦对创作的渴望吧。或许:对于一个艺术家或者是创作者来说,重要的并不是材料,或者工具,而可能是一些别的东西。
还记得在多年前,有位年轻人,好奇黄色胶带所蕴藏的某种权力属性:它明令限止,却又令人想去挑战和超越,有如以它命名的光碟和书籍。在某一个艺术演出中,他用黄色胶带,将一个中国公民和一个外国公民捆绑在一起,并将他们推倒在地,令他们在喧嚣的人群中,彼此挣扎、挣脱,伴随着暴燥的电子乐。与此同时,他用自已装订的书籍,用胶带铺满了他的情绪。不幸的是,前者只有少量的目击者有纪录,后者下落不明。。。。。。
可能在多年后的今天,艺术对于我们而言,意味着什么,依然是一个问题。当然,这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