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亚当·李斯特(Adam Lister) 2003年毕业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
在新系列作品“艺术史101”中,他融合现代视角和艺术史中的古典记忆。在作品里,像素水彩画中充满了他对数字图形的热衷。
亚当曾用数字化风格来表现流行文化中的经典形象,你可以看到那些著名的熟悉身影:绝命毒师、辛普森、教父…… 这些著名的电影形象,成了他最主要的灵感来源。本次,莱斯特将视角转向了古典艺术,他一直以来的挚爱。
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到爱德华·霍普的“夜游者”,艺术史101”系列以崭新的形式揭示了名作中所蕴藏的色彩及造型的秘密。
-_
 ▲ 创世纪,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512
▲ 创世纪,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512 
 ▲ 大卫,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512
▲ 大卫,米开朗基罗( Michelangelo),1512 
 ▲ 夜游者,爱德华·霍普( Edward Hopper),1942
       ▲ 夜游者,爱德华·霍普( Edward Hopper),1942  ▲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1930
       ▲ 美国哥特式,格兰特·伍德(Grant Wood),1930 
——
 ▲ 在阿尔的卧室,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在阿尔的卧室,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夜之露天咖啡馆,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夜之露天咖啡馆,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静物,窗帘,投壶,保罗·塞尚 (Paul Cezanne ),1893 〜 94
——
像素画、街机风格往往被认为幼稚,李斯特的作品则挑战了我们的成见:他的作品连接着好几代的街机玩家,唤醒了他们的美好回忆,引发他们对往昔时光的温暖怀旧。李斯特的作品展示了他将两个世界结合在一起的能力,将这种怀旧的感觉与熟悉的艺术作品相联系。
在他的画作中,你既能看到梵高自画像里那股对艺术的真挚热诚,和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的那股狂乱中的优雅;也能体会到画家儿时在任天堂家用机上畅玩《萨尔达传说》的乐趣,和在雅达利主机游戏里轰开小行星的爽快。他在尝试融合,尝试连接。
——
 ▲ 芭蕾舞者,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1876 〜 77
▲ 芭蕾舞者,埃德加·德加( Edgar Degas),1876 〜 77
—— ▲  The Empire of Light,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1943 〜 54
▲  The Empire of Light,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1943 〜 54
—— ▲  华盛顿,吉尔伯特·斯图尔特( Gilbert Stuart ),1797
▲  华盛顿,吉尔伯特·斯图尔特( Gilbert Stuart ),1797 ▲  镜前少女,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32
▲  镜前少女,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32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乔治·修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1884–1886).
▲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乔治·修拉( Georges-Pierre Seurat), 1884–1886). ▲ 玩纸牌的人,保罗·塞尚 (Paul Cezanne ),1895
▲ 玩纸牌的人,保罗·塞尚 (Paul Cezanne ),1895 ▲ 披纱巾的少女,拉斐尔·圣齐奥( Raffaello Sanzio ),1516
▲ 披纱巾的少女,拉斐尔·圣齐奥( Raffaello Sanzio ),1516
—— ▲  大宫娥,委拉斯开兹( Diego Velázquez ),1656
▲  大宫娥,委拉斯开兹( Diego Velázquez ),1656
—— ▲ 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07
▲ 亚维农的少女,毕加索( Pablo Picasso ),1907
—— ▲ 皮埃尔·戈特雷奥夫人,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 ), 1884
▲ 皮埃尔·戈特雷奥夫人,约翰·辛格·萨金特( John Singer Sargent ), 1884
—— ▲  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503 〜 1517
▲  蒙娜丽莎,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1503 〜 1517
——
古典艺术中已经能看到数学的影响。进一步,以 16 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为代表,如米开朗基罗和达芬奇,数学被愈来愈多的运用到艺术创作中。而 Adam Lister 的像素水彩画,创新地融合传统水彩技艺和现代几何学中的构造原理,对画作的光线、透视和线条组合做出了调整。在完成的作品里,Amdam 做出了最好的示范,他不仅保留了原作的艺术特点,还在其中加入他特有的像素风格。这种对两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正是其作品的魅力。
 ▲  睡莲,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1906
▲  睡莲,克洛德·莫奈(Claude Monet ),1906
—— ▲ 奥林匹亚,爱德华 ·马奈( Édouard Manet ), 1863
▲ 奥林匹亚,爱德华 ·马奈( Édouard Manet ), 1863
—— ▲ 奥菲丽娅,约翰·艾佛雷特·米莱(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 〜 1852
▲ 奥菲丽娅,约翰·艾佛雷特·米莱( John Everett Millais ),1851 〜 1852
—— ▲ 人间乐园,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1490 〜 1510
▲ 人间乐园,耶罗尼米斯·博斯(Hieronymus Bosch ),1490 〜 1510
—— ▲ 布洛葛莉公主,安格尔(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853
▲ 布洛葛莉公主,安格尔( Jean-Auguste-Dominique Ingres ),1853
—— ▲ 罗纳河上的星夜,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罗纳河上的星夜,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阿尔诺非尼夫妇,扬·范·艾克( Jan van Eyck ),1434
▲ 阿尔诺非尼夫妇,扬·范·艾克( Jan van Eyck ),1434
—— ▲  维纳斯的诞生,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é Fragonard ),1753 〜 75
▲  维纳斯的诞生,让-奥诺雷·弗拉戈纳尔( Jean-Honoré Fragonard ),1753 〜 75
—— ▲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1829 〜 1833
▲ 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 Katsushika Hokusai  ),1829 〜 1833
—— ▲  吻,克林姆特( Gustav Klimt),1907 〜 8
▲  吻,克林姆特( Gustav Klimt),1907 〜 8
——
 ▲  最后的晚餐,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 1503 〜 1517
▲  最后的晚餐,列奥纳多·达·芬奇( Leonardo da Vinci ), 1503 〜 1517
—— ▲ 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1931
▲ 记忆的永恒,萨尔瓦多·达利( Salvador Dalí),1931
—— ▲ 呐喊,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 ),1893
▲ 呐喊,爱德华·蒙克( Edvard Munch ),1893
—— ▲ 人类之子,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1964
▲ 人类之子,马格利特( René Magritte ),1964
—— ▲  星空,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星空,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三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三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自画像,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9
▲ 自画像,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9
——
 ▲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花瓶里的十二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 花瓶里的十五朵向日葵,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8
 ▲麦田里的丝柏树,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9
▲麦田里的丝柏树,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1889
 ▲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 ),1538
▲ 乌尔比诺的维纳斯,提香·韦切利奥( Tiziano Vecell ),1538 ▲ 雾海上的旅人,卡斯帕·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818
▲ 雾海上的旅人,卡斯帕·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 ),1818
——
在“艺术史 101”这个系列中,Adam Lister 以流行文化为灵感,在保留其特性的基础上融合现代和经典设计元素,在传统图像中注入了一颗童心。他画中同时反应了几何构成的理性,和能够打动观者的感性。
Malt麦芽
www.maltm.com
Malt 麦芽是一个关于想象、美学及创造的
在线内容分享平台;
它来源于我们多年观察、研究与分享的
众多领域集合的成果。
我们会为品牌提供定制化的新媒体内容推广、
如需商业合作请邮箱:info@maltm.com
☟保存/扫描二维码,或者搜索公众号☟
SHUMANSHEJ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