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平面设计,自相矛盾之词

by Véronique Vienne 翻译: 梁幸仪2009年9月15日

当别人直到最近才对旧大陆文化的错综复杂 初有体会时,我仍然力求套用美国的标准去衡量法国平面设计师,但深感方枘圆凿,无从入手。我甚至开始怀疑,究竟存不存在 (或曾经存在) 法国平面设计这么一回事儿。我已经得出一个结论: “法国” 和 “平面设计” 本身就是两个相互排斥的概念。

我们必须老实承认,法国人从来就没有真的把平面设计的功能性放在心上。究其历史原因,法国天主教在反对宗教改革时期的书籍审查制度,把法国人惯出了 用图像来表现的偏好。法国平面设计没有享誉全球,其原因是系统性的。时至今日,要进入法国一流艺术院校学习大多数平面设计课程,你必须首先学会画画。倘若 不能把米洛的维纳斯 (Venus de Milo) 画得像模像样,那就别有什么痴心妄想了。

别误会,我并没有贬低法国设计的意思,一点儿也没有。只是面对那些落落寡欢的法国同僚们,我时常觉得自己像个 “傻大姐”。去年5月我参加了第二十届“肖蒙国际海报与平面设计节” ——这次年度盛会为期一周,汇聚了来自法国、荷兰、德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平面设计专业人士和学生。我是唯一一个走来走去、咧嘴傻笑的人。事后我才发现, 法国人眉头紧锁的原因,是肖蒙展的重头戏——过去20年法国海报大型回顾展,与同期举行的有上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参与的另一场大展相比,显得小巫见 大巫。看来,法国平面设计实在太自成一格了,以至于与其他作品同场角逐时就显得无所适从。

我很乐意指出,我看到的作品证明法国平面设计并没有落后于世界,相反,它是超前的。其图解手法,丝毫不显老套,反而令人愉悦;其图像绝大部分不落窠 臼;其创造力未被铜臭所吞没。不仅如此,我在这次肖蒙回顾展中深刻体会到,那就是法国设计师更热衷于讲述视觉故事而不是传达经过编码的信息。他们无一例外 表现出对 “神圣不可侵犯” 的概念图像嗤之以鼻。相比起这种流行的、屡试不爽的设计方法,他们似乎更钟情于广泛应用叙事风格。<

(左起) 托菲的沙丁鱼海报以及 M/M 二人组为电影《洛杉矶》(Los Angeles) 创作的海报,该影片由莎拉·莫里斯 (Sarah Morris) 拍摄。
From left: Toffe’s sardine poster and M/M’s poster for Los Angeles, a film by Sarah Morris.

为了取代概念图像,法国的平面设计师提出了一系列创作方案,以推翻当今世界通行 (且保险) 的、充斥着密码和隐喻的平面语言。他们尝试用非传统的图像语言,刺激人们的情感宣泄,引起一种近乎直觉的反应,如同震撼心灵 (coup de cœur) 一般。入选肖蒙展的许多作品都堪称所谓 “法式有机复合物” 的范例。例如2004年描写洛杉矶的一部独立电影的海报,著名的 M/M 二 人组 (M/M duo) ——迈克尔·阿姆扎拉与马蒂亚斯·奥古斯提尼亚克 (Michael Amzalag and Mathias Augustyniak) 以平淡无奇的洛杉矶街头为背景,配以衍射式的图像组合,创造了出色的如同断音符号般的字体排列。在2005年一件自主创作的作品中,克里斯朵夫·雅克 (Christophe Jacquet), 别名托菲 (Toffe),把字节比作沙丁鱼——对,就是沙丁鱼——在单薄的意象周围建构起一套鲍德里亚 (Baudrillard) 那样的复杂的视觉论述。

但真正让肖蒙节的参加者们扫兴的是马蒂亚斯·舒威泽 (Mathias Schweizer) 的一张美丽绝伦的海报。乍一看,它更像是一个个人项目,海报描绘了从洞口看到的一道壮观的瀑布,明显指向马赛尔·杜尚 (Marcel Duchamp) 的著名装置《瀑布》(La chute d’eau)。 然而,与其他由设计师充当作者的实验作品不同,这张海报里没有丝毫的字体排字元素。”即便只有一个电器公司的标志在上面,你也可以说这是 ‘平面设计’,” 一位不满的参观者如是说,”但这只是一种自我陶醉,它不应该属于这次回顾展。” 人们纷纷表示质疑,法国平面设计师究竟怎么了?他们难道不清楚自己的位置吗?他们难道不应该去 “交流” 吗?

(左起) 马蒂亚斯·舒威泽的 “河流之作” 海报以及杜尚的 “瀑布” 装置。
From left: Mathias Schweizer’s poster for Le travail de rivière (River Work) and Marcel Duchamp’s installation La chute d’eau (The Waterfall).

如果在图画的一角加上一个标志就能立刻把它变为一件合格的平面设计作品,那我们早就名利双收了。而舒威泽这样做的结果是,他并不富有,却以标新立 异、一针见血的设计方案著称。但他的瀑布决不是一时兴起之作 (caprice d’artiste),而是一个委托作品,以宣传一个名为 “河流之作” (Le travail de rivière) 的当代艺术展,该展览展出了一系列以挖掘回忆为主题的奇怪物件。它的确起到了普通海报的作用,激流倾泻在岩石上,萦绕在人们心头,勾起人们对于展览的好奇 心,吸引大家来参观展览。正如河流本身一样,人们也需要花点心思慢慢去挖掘才能了解这幅图像的个中真意。最后,在展览开幕前约一周,印有相关信息的同一张 海报出现在全城。这个项目不仅仅是公布展览这么简单,它与展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法国平面设计师绝对不是反功能的,相反,他们欢迎更广泛的功能性。舒威泽和他的同行们认为平面设计的作用是将创意 “品牌化” (尽管他们永远不可能使用这样一个粗俗的名词去指代他们的工作!)。另一位有着相似理念的设计师是文森特·佩洛特 (Vincent Perrottet),他与安奈特·兰芷 (Anette Lenz) 合作,为一些外省的小演出公司打造视觉形象。他们共同合作,季复一季地推出一系列能有力彰显这些小剧场不同个性的海报。但对他们来说,最关键的是这些海报 所建立的与公众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不得不孜孜不倦地追求海报的视觉吸引力、独创性、复杂性,这些都是与不同群体建立可持续对话关系所需的特质,因为群体 中的大多数人往往宁肯看一场足球比赛也不愿去看先锋戏剧。不论是抽象构图、摄影拼贴,还是图像谜语,海报在所处的环境中总是扮演符号的角色——地球上智慧 生物的符号。它们的目标不是卖票,而是以智服人。

文森特·佩洛特与安奈特·兰芷合作设计的4张戏剧海报。
Four theater posters by Vincent Perrottet, in collaboration with Anette Lenz.

法国设计师以常常与客户发生争执而著称,他们会修正设计目标,他们不仅仅服务于客户机构更崇高的价值,同时也尽量照顾大众的利益。这确实是迎难而上 之举,因为当今的客户,即便是那些来自文化界的客户,也日益受到来自市场的压力,往往更专注于短期利润的增长。”但在平面设计领域工作意味着要有立场,” 皮埃尔·贝尔纳 (Pierre Bernard) 在肖蒙展目录的前言中如是说。他坚称: “平面设计与媒体传达是水火不容的。” 与贝尔纳和佩洛特同为肖蒙节主要发起人之一的阿力克斯·约丹 (Alex Jordan) 对此表示赞同,他说: “留在纸上的痕迹绝不会是无辜或无害的。” 理论上,人们都应该嘉许他们的态度。然而,”为什么20年来一直努力拼搏希望被人理解,到头来却发现除了几乎无人能理解我们,除了我们自己?” 佩洛特质问道。

其实我能理解他们,但话说回来,我对他们美好理念的支持,也许在告诫我,我将变得越来越法国化。下一步我可能就会写出冗长如段落般的长句了。

本文原文发表于2009年7月7日。

The English version of this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July 7, 2009.

………………………………………………………………………………………………………………………………………………………………………………………………………

关于作者:维罗尼卡·维安妮 (Véronique Vienne) 著有一系列关于平面设计、插画、摄影和室内设计的论文、随笔和书籍。今年秋季她将出版关于插画家约翰·罗姆波拉 (John Rombola) 的专著以及她与史蒂文·海勒 (Steven Heller) 合著的《最终,艺术方向得到了解释》(Art Direction Explained, At Last) 。她现居于法国巴黎。

………………………………………………………………………………………………………………………………………………………………………………………………………

注:文章来源//AIGA中国//

由于种种原故,当大部头的外文设计图录书籍出现时,我们往往只能望文生义,看图说话,再利用我们一直禀有的功利的拿来主义,直接拮取片断中的一鳞半爪,而设计背后的故事是什么,起源在哪里,他们的思索和哲学立场又是如何?我想,在我们现在所处的境遇及现状,并没有人有时间或者说愿意做过多的思考。我们关心的往往只是成名,成功,成就。但恰恰相反的是,这是一种类似于休克疗法的策略。我们有如饮鸩止渴,如果没有思想的源流,没有人文及美学的素养,没有思想的深度及维度,我们究竟能走多远?我们是否能在另外一种文化中看到我们的形象的映射。

出于这种简单的原因。我们转载了这篇文章。并把评论节录下来。希望你总能发现一点小小的蛛丝马迹。

当然,hello from AIGA,think from yourself.

 

………………………………………………………………………………………………………………………………………………………………………………………………………

1.

by 高璐瑜 2009年9月27日

法国平面设计的自成一家,或许可以这么说每一件作品不仅仅是设计作品同时也是一件艺术作品,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有时候已经超出了它的功能价值。二者间的关系初看或许有些矛盾,但稍稍体会一下就会发现法国平面设计一直在力图寻找艺术与设计结合的平衡点,擅长使用图像叙事的手法实际是将设计的语言用艺术的表达形式表现出来。对于法国平面设计我一直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设计与艺术的界限表面上不再那么清晰,但内在的设计语言人就没又丝毫减少,这样的设计或许也是我一直在追寻的。

2.

link to this comment by 纪坤 2009年9月27日

如果说构成主义风格是以极具逻辑的思维方式阐释事件的理论家,那我觉得法国平面设计则是将事实本身依附于浪漫感性的形式之上的诗人。对于同一事件,我们可以严谨的思考审视它,让结果变得不容置疑,但是回想当我们起初对一件事情进行判断和评论的时候,往往是凭个人即兴的感觉或是极具个人风格的眼光进行判断的,所以我觉得法国平面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最忠于人们原始情感的创作,不受拘束和玷染的。这便与艺术有了相同之处,这并不是法国平面设计的一种局限,反而我认为是一种优势,为什么说法国与平面设计是矛盾的?难道是说艺术与平面设计是矛盾的?我觉得艺术的平面设计,与具有平面设计风格的艺术作品都可以既传达信息,又富有情感。

3.

link to this comment by 祖玮 2009年9月27日

对于一件平面作品的好坏,如同艺术品一样不会有着明确的分界线,只是它似乎超前不符合时代罢了。正如刚开始的印象派,刚建立的埃菲尔铁塔,不一样是被世人所摒弃吗,但数年后,又会是什么样的呢?法国人与德国人不同。他们更加浪漫,知性有着自己的信仰和执着。他们不会随波逐流的去追求时尚的,通行的带有密码的平面语言,他们有自己的傲气。他们一定认为世界通行的这种平面语言是冰冷的,苍白的。他们试图用震撼心灵的图像语言去打动人心,正如他们常说的 “C’est la vie”人毕竟都在生活,我认为无论是怎样的设计风格,他一定要与观者产生共鸣,无论是好的赞誉,还是恨得咒骂。这样才不会在数年后被人所忘却。谁又规定了平面设计一定要用诸多文字去解释说明的?人们的眼睛不是更容易被颜色和图形所吸引吗?况且一种的文字又怎能让这么多语种的人所了解呢?若仅靠图形就能解决传达的问题那干嘛还要再画蛇添足呢?

与其说“法国”和“平面设计”相排斥,倒不如说是在大家止步不前的时候,法国正用自己的独创性和标新立异的方式来引领着平面设计的方向。尽管它现在显得有些自我陶醉和格格不入。但新的事物的产生一定是先引来异议和为人不耻的,但我认为有他们的这种坚持和对自己立场的坚定,法国的平面设计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熠熠生辉。